牙體復形治療主要是將發生齲齒或缺損的牙齒進行適當的修形,

並以適當的材料進行充填以恢復牙齒的型態,進而重建牙齒的咬合及美觀功能

 

除了齲齒,門診中常見造成牙齒缺損的原因還有外傷,

或因不當咬合力造成牙體形態的缺損。

 

恢復牙齒形態的方式,最常見的是用充填材料填補,如:複合樹脂、銀汞合金(俗稱銀粉,現已少用)

另一種方式,是以嵌體復形

---------[小編補充]----------

嵌體:針對缺損區進行精細印模,再送至技工端製作出符合牙齒原始型態的補綴物,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醫師在口內核對後,再將補綴物以永久性黏著劑黏合在牙齒上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常見的材料有:金合金、樹脂類以及陶瓷類

 

以下用表格簡單比較:

 

   複合樹脂口內填補

    嵌體

時間/回診次數

通常可一次完成

(依照牙齒缺損程度不同,也有可能需多次回診才能填補完成)

因需精細修形+印模

可能需要二~三次的回診

密合度

較差,易有二次性蛀牙的發生

(固化的過程中會產生體積的變化,此為材料本身的性質,無法避免)

(技工端製作出一體成形的補綴物,在口內使用永久性黏著劑一次性黏著。避免在口內堆疊填充時因水氣溫度造成的體積變化,進而增加密合度)

外型(美觀)

較差

(使用陶瓷嵌體,外形色澤透度都能更接近牙齒原始的狀態,自然漂亮)

咬合型態

尚可

費用

大多為健保給付

(亦有自費診所將此項列為自費項目)

健保無給付

需患者自行負擔

 

******小編補充******

複合樹脂填補法,因材料的限制:

1.容易在材料與牙齒的交界面產生細微的縫隙

往往都是這樣的小縫隙加上牙齒清潔不夠徹底

造成同一個位置 一而再再而三出現新的蛀牙

而且常常是越蛀越深 

2.與陶瓷嵌體相較之下,不夠耐磨也容易變色

在咬合支持與美觀上的永久性較差 

 

李昱昀醫師的陶瓷嵌體      實際案例分享:

案例一:

投影片2.JPG

 

案例二:

投影片4.JPG

小編下結論:

牙科技術日益進步,看起來單純的牙齒缺損,也有不同的復形方法可供選擇

但不管選擇何種方式進行牙體復形,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才是最重要的喔。

arrow
arrow

    赫品牙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